
底下那層布經過兩年的"洗禮",早就髒到一個爆炸
所以花了一點時間更換底布,還加上一層防水布,聽起來很簡單
但是這表示要把整個魚缸先放水,然後移走,更換底布,魚缸歸位,加水回去
大概就兩三個小時 囧

底布其實只是兩層交換而已

原本的樣子
買到新的紅色酒袋布,改版一下
這個是第三代第二個,第一個作太大了= =
背面,這次上蓋改成兩片夾住包包,希望能有比較好的固定性
展開,光上蓋就14公分了,因為厚度+高度
袋子大小大略是11.5L x 6.5W x 6H
內部,是用內袋外袋分開的方法,最後以外袋向內收編
令後後方做了薄袋可以丟布或是記憶卡之類的
電池袋也改方法了
改為單獨一袋在上方固定,這樣好做很多
這張也可以看到收進來的樣子
相機進去的樣子,LX3鏡頭突出來,電池這樣擺才好利用空間
兩代比一比,很明顯可以感覺出三代比較硬
背面,這次二代沒有做背扣,因為背扣作太醜就算了 囧
展開,這個紅色越看越好看
第一個做的因為作太大,幾乎可以丟兩台相機進去了
但是不想浪費,所以改了一下
變得很像錢包的感覺
事實上是拿來裝行動電源的東西
延伸閱讀
天氣冷懶得動,但是一直待在房間也不是辦法
覓食時順道到這兩個商場晃晃
這張圖是2f到露臺的走道 超漂亮的啦!
二樓像是百貨公司,跟一樓的北車真是天壤之別
台北車站大廳
京站四樓向下看
整體空間很大,像在逛台中新光三越
但是空間屬長型,來回走一次很像在走操場<= 太大了
商場整體設計頗有特色,各櫃內的設計都很不錯!
居然還有許願池= = 是怎樣
這兩個點共買了兩件襯衫(net)+三件裝內衣(無印良品)
報告完畢
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20091205
這次改用另一套軟體來記錄軌跡,可以直接丟進Google Map
還有紀錄速度之類的表格
有興趣請到這個網址 http://www.trailguru.com/wiki/index.php/Track:AHY1
八里,人還蠻多的
路上經過的大樹雕堡(應該是叫這個)
遠眺對岸的漁人碼頭
到達十三行已經休館了 Orz...
只能在招牌前留下到此一遊
白天應該是這樣的~
上腳架拍一下
這次騎車體驗到又冷又餓又累的感覺
而且還做了一堆蠢事
為了怕沒電,還特地買了行動電原來用
結果在路上才想起我沒有帶線....是要怎麼充= =
第二件笨事
我只穿了兩件(一件是無袖背心,一件是毛茸茸的外套)
有太陽騎過去還好
騎回來真是冷到XX,單車表上顯示15度= =
回來趕快吃粥避免感冒= =
線在預料明天依定會鐵腿~我慘
設計稿畫好很久了,今天休假動工!
這次要做兩個袋子,在用一塊布把兩個包縫起來
很簡單的設計
這是兩個袋子的前片(好難形容,就一個袋子要用兩片組合,這是前面的)
一片的大小是32x28cm,魔鬼氈跟內袋先畫上位子怕忘記
這是厚片後片,48x32cm因為太大超過布的大小,要分兩塊作
製作完成的四片,這些花了我兩個小時Orz...
中間縫製的過程太嫩還是不要放好了 囧
袋子的做法跟小筆電的零件袋一樣,請看VCR↓
內部,我懶得收邊,單車的東西還不需要加內襯保護
內面加了兩個10x15小袋子,如果小零件(零錢、電池等)可以放入
上車,前方有用鬆緊帶固定
單個袋子大小是20(長) x 15(寬) x 3(高)
可以收納的空間
因為中午吃太飽睡到快六點
又慢慢的作,不小心就到兩點才完工
這個作的時間好長喔= =
家裡的兩尺缸,這禮拜換景換了三次才變成這樣@@
還不小心翻了一下,把土翻起來才發現有多臭= =
網草也來留念一下,最近好像沒有長的跡象@@
辦公室的1.5尺,同樣也翻景了
太陽沒長進,可能是為了治黑毛不打CO2的後果吧 囧
學校的蝦缸,目前有小蝦繁衍中 YA~
家裡倒缸拿來的缸子,希望在學校可以養起來